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香烟资讯 3周前 (03-20) 3次浏览 0个评论

100年前陆家嘴地区的工厂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英美烟厂和祥生船厂。

浦东陆家嘴,是上海烟草工业的发源地,陆家嘴英美烟厂,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领导工人罢工斗争的地方。

清末,最早进入上海的香烟来自被称为小吕宋的马尼拉和土耳其,有铜鼓牌、金鼓牌等,是扁匣子装的,分5支装和20支装。也还有一些散支装的无牌子的香烟,上海人称之为马路香烟。

中国人此时还不习惯抽香烟。一直到英美两国把10支装的品海牌、鸡牌、鼓牌香烟输入中国,宣传推销,吸烟者才逐渐多了起来。

清光绪十八年(1892)美商上海茂生洋行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开设茂生烟厂。该厂有卷烟机2台,职工80余人,生产茂生、铜鼓牌卷烟。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美商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开设美国纸烟公司并开设烟厂。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英美烟公司收购茂生洋行和茂生烟厂,并接受美国纸烟公司并入。英美烟公司从英国运来机器,在浦东陆家嘴兴建厂房,生产香烟,称为英美烟厂(即后来的英美烟一厂)。英美烟公司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陆家嘴地区烟草企业的格局。

在收购、兼并了当地的烟厂后,英美烟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海盗”牌(后称“老刀”牌,是解放后“劳动”牌香烟的前身)和皇后牌(后改为大英牌)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海盗”牌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老刀”牌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皇后牌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大英牌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民国三年(1914年)英美烟公司在上海发行销售老刀牌香烟时,赠铜质铸铁底纪念挂镜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品海牌专利也由英美烟公司继承 。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品海牌香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著名舶来品香烟,由美国杜克父子烟草公司出品。

为就近取材,英美烟公司派出烟叶专家,对中国中东部地区进行了土壤化验及土烟生产情况调查。在考察的基础上,在山东青州、河南许昌、安徽凤阳试种美国烤烟取得成功,这些地区成为英美烟草公司的原料产地。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烟农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陆家嘴滨江的英美烟厂股东别墅

民国三年(1914年)英美烟公司在浦东陆家嘴筹建英美烟二厂(在陆家嘴北岸),民国7年(1918年)投产。该厂占地近100亩,除卷烟生产外还设有发电车间、印刷部和锡纸厂(印刷部、锡纸厂抗日战争胜利后未开过工)以及专用的江边码头,此外,距离烟厂不远处有占地近100亩的烟叶仓库和专用码头,烟叶仓库与烟厂之间铺有专用小铁轨道路运输烟叶。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公司浦东一厂、二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1937年陆家嘴地图上的原英美烟公司浦东一厂、二厂位置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1948年天地图上的原英美烟一厂和颐中烟二厂(烟厂路1930年前辟建,连接两厂,1980年改烟台路),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草公司用火车运送卷烟,抢占中国市场

英美烟二厂第一个产品是“大前门”牌,它于民国五年(1916)诞生。这是英美烟公司选择以中华本土文化为基础的图案形式,是典型的“中为洋用”的卷烟品牌。“大前门”有百年历史了。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大前门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大前门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大前门

大前门曾和“老刀”、“大英”、“ 哈德门”、“ 三炮台”等牌号一起,在上海风靡一时。据有关资料显示,解放前,英美烟草公司的产品长期占上海全部产烟量的60%左右,“大前门”即是坚挺的产品之一,大前门的牌号在当时非常响亮。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三炮台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哈德门

民国八年(1919年)英美烟公司董事联袂来华,决定设立驻华英美烟有限公司,总部设在上海苏州路(今南苏州路)175号,统管英美烟公司在华生产及经营业务。

英美烟公司大楼,民国九年(1920年)建造,在苏州河南岸(虎丘路口),后称颐中大楼,是上海市1999年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公司大楼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公司大楼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公司月报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公司月报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公司月报

民国10年(1921年)7月20日 英美烟一厂工人为反对外国监工亨白尔克扣工资并殴辱工人,于当日下午举行罢工。翌日,英美烟二厂工人积极响应罢工。数日后,正在召开成立大会的党,委派李启汉领导了这次罢工,于8月10日取得胜利。这次罢工是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的工人罢工。8月英美烟一厂和二厂的烟草工人会,会员500余人。

李启汉(1898~1927),又名李森,湖南江华人,曾任中共省港罢工委员会书/记。1927年,在广州被杀害。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在召开成立大会的党,委派李启汉领导了这次罢工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公开的中国历史老照片中,有一组杰克・埃夫格雷夫(Ephgrave, Jack)拍摄的1932年至1933年上海卷烟工人大罢工的档案照片,非常珍贵。Jack Ephgrave(杰克.埃夫格雷夫)(1914-1979),是一名英国人,1914年出生于上海。他十五岁时开始在英美烟草中国公司印刷部当学徒。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1931年,杰克面对镜子的自拍照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杰克拍摄的英美烟厂浦东分厂照片(1931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杰克拍摄的英美烟草公司上海浦东厂 (1929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杰克所在的英美烟厂浦东分厂美工部的照片(1930年)

杰克拍摄的卷烟工人大罢工的标语和布告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通告》(1932年8月17日)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转录国民政府《工厂法》条文(1933年11月27日)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通告》(1933年3月28日)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宣传标语(1933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宣传标语(1933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宣传标语(1933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宣传标语(1933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宣传标语(1933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宣传标语(1933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宣传标语(1933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中国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上海市社会局《会衔布告》(1933年3月27日)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杰克拍摄的英美烟厂工人罢工时的照片(1932-1933)

据《申报》记载,1933年,反映英美烟厂罢工的新闻多达28篇,而且都与上海市第五区卷烟业产业工会相关联,这绝非偶然。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申报》1933年报道英美烟厂工人罢工的新闻达28篇之多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申报》1933年1月8日刊登《党政机关调解英美烟厂工潮》的消息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申报》1933年5月18日刊登《英美烟厂减工风潮解决》的消息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申报》1933年8月17日刊登《五区卷烟工会昨开代表会议》的消息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申报》1933年10月14日刊登《英美烟公司第三厂工人昨午怠工》的消息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厂罢工志

民国十四年(1925年)3月 英美烟公司在沪开设韬朋路(今通北路)厂(又称英美烟三厂)。该厂占地面积近40亩,厂房2万多平方米,有卷烟机30台,员工700余人,是英美烟公司在华开设的一家大型卷烟厂(即现在的上海卷烟厂)

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在浦东陆家嘴开办平民夜校。张佐臣(时任总工会浦东办事处主任)和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时任上海大学学生会委员)担任教师。学员大多是英美烟公司一、二厂的工人。据英美烟公司老工人回忆,当时识字课本的第一课是:“你是工人,我是工人,天下工人都是自己人。”杨之华还带领学员到烟厂附近的农村、工厂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和抵制英货、日货。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在浦东陆家嘴开办平民夜校

在国人“提倡国货,抵制洋货”的呼声中,英美烟公司这一年仅销售卷烟6700余箱。位于浦东的英美烟一、二厂工人在黄浦江拦截并焚烧英美烟公司运出厂的大量哈德门牌卷烟,这一行动使驻华英美烟公司大为震惊,便将生产重点转向英美烟三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当时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1901~1973)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罢工工人拆除香烟广告

从民国十七年起(1928年),英美烟三厂扩建厂房,新建仓库约2.67万平方米,民国十九年(1930年)竣工。卷烟机由30台增至80台;切丝机36台。民国十八年(1929年)该厂一度增开夜班,职工人数增至2500余人,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三厂扩建厂房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三厂扩建厂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12日 驻华英美烟公司决定关闭英美烟一厂,即将失业的工人举行罢工。24日英美烟二厂工人声援罢工。

民国23年(1934年),国民党政府推行税制改革,为逃避缴税,英美烟草公司以华商名义成立颐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Yee Tsoong Tobacco Co.),将制造业务划入颐中的名下,又成立颐中运销烟草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烟草的运销,中国英美烟草公司一下子销声匿迹,这样驻华英美烟草完成了改组,即保持了公司的垄断地位,又达到了避税的目的。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颐中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发票

颐中烟公司成立后,对其上海卷烟工厂进行了调整,强行关闭英美烟一厂。大量的卷烟设备从一厂迁入颐中烟三厂(原英美烟三厂),职工人数增至2700余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直线上升,成为上海最大的卷烟制造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颐中烟三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颐中烟三厂

抗日战争前期,颐中烟公司在沪所属各厂托庇于租界,又暗地与汪伪相勾结,生产流通渠道未受严重影响,产值逐年上升,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约占中国卷烟总产量的2/3。民国26年10月~27年9月,颐中烟公司在沪烟厂总产值为2463.4万元。民国三十年(1941年)颐中烟公司帐面利润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利润的6.6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接管了颐中烟公司在华的众多企业。1944年,英美烟公司将资本转移,让颐中烟草公司、颐中烟草运销公司、振兴烟叶公司、首善印刷公司、中国包装公司在英国注册。

抗战胜利后,英美烟草公司继续外移资金,南迁设备。

解放后1950年5月,颐中烟公司向贸易部呈文,要求“收购”或“租赁”。颐中烟公司在国内的产业于1952年转让于国营上海烟草公司,该公司在中国的生产、经销宣告结束。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烟厂工人庆祝解放

上海烟草公司将浦东陆家嘴的颐中烟二厂(原英美烟二厂)改称上海烟草公司卷烟一厂。浦西的颐中烟三厂改为国营上海烟草公司卷烟二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50年代初手工包装中华牌卷烟

1960年陆家嘴的国营上海烟草公司卷烟一厂撤销,职工分别调入国营上海烟草公司卷烟二厂、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和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等。并将上海烟草卷烟二厂改名为上海卷烟厂,成为上海唯一的卷烟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卷烟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位于长阳路的上海卷烟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位于长阳路的上海卷烟厂

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原是英美烟二厂于民国六年(1917年)设立的铜匠间(修理保养间)。该铜匠间设备齐全,有不少精密工作母机和工具。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二厂于民国六年(1917年)设立的铜匠间(修理保养间)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英美烟二厂于民国六年(1917年)设立的铜匠间(修理保养间)

1952年,颐中烟公司转让后,上海烟草公司将在烟厂路229号的颐中烟二厂中的铜匠间单独分出,另行成立上海烟草公司机械厂,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生产烟草机械的制造厂。1954年改称为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

当时,职工已有410人,设备133台,生产任务仅能为卷烟设备修修配配和加工点设备零配件。1959年,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迁至原英美烟一厂位置的陆家嘴路445号,工厂占地面积20201平方米,建筑面积11519平方米。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

1953年~1995年的四十多年间,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为食品、火柴、玻璃、芳香、指针、皮革等二十个行业提供了机械设备400种6514台。生产了T68镗床、万能铣床、500mm弧齿锥齿铣齿机等通用设备328台,油矿阀门51866套,承担出国十三个行业的轻工机械设备180多种1108台支援16个国家。其中为6个国家制造了成套卷烟设备。(它属于轻工业局,除了烟草机械,还生产许多轻工业需要的大量机械)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50年代制造的1-5型包装机和后来的SASIB包装机

陆家嘴寻古——英美烟厂

搬迁后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